網(wǎng)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(yè)務 幫助信息
1998-2022 ChinaKaoyan.com Network Studio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2018245號
春暖花開正是備考的黃金時期,2016考研的小伙伴們是不是也感受到這暖暖的春意,心中理想的種子茁壯成長了呢?對于報考2016考研心理學的考生來說,由于該專業(yè)公共課分數(shù)線較其他科目來說較低,所以考生們在完成公共課備考的同時,專業(yè)課的備考也是相當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決定著能否進入理想院校的大門。今天都教授帶各位考生來學習一下教育心理學部分“學習的構建理論”這一重要知識點。
學習的構建理論(上)
|
思想淵源與理論取向
|
1.思想淵源: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行為主義發(fā)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(fā)展。吸收了布魯納、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等心理學家的思想,以及認知信息加工的思想,形成了一個學習理論派別。
2.理論取向:
A.激進構建主義。以皮亞杰思想為基礎,馮格拉塞斯費爾德、斯特菲為代表。世界的本來面目我們是無法知道的,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的經(jīng)驗。
B.社會構建主義。以維果茨基理論為基礎,鮑爾斯費爾德和庫伯為代表。知識是在人類社會范圍里構建起來的,又在不斷地被改造,以盡可能與世界的本來面目相一致,盡管永遠無法達到一致。
C.社會文化取向。也受到維果茨基的影響,但與社會構建主義不同的是,該取向強調(diào)文化、時代、背景因素,提倡師徒制教學。
D.信息加工建構主義。也被稱為“溫和構建主義”,以斯皮羅等人的認知靈活性理論為代表。完全接受“知識是由個體構建而成的”觀點,但不接受“知識僅是對檢驗世界的適應”的原則。
|
基本觀點
|
1.知識觀:
A.知識不是對現(xiàn)實的準確表征,它只是一種解釋、一種假設;
B.知識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,它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得到改造;
C.知識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,在具體問題中,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(chuàng)造;
D.知識不可能以實體形式存在于具體個體之外,知識是由個體基于自己的經(jīng)驗背景而構建起來,它取決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。
2.學習觀:
A.主動建構性:學習不是從外界吸收知識的過程,而是學習者構建知識的過程,每個學習者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識經(jīng)驗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理解。
B.社會互動性:學習是通過對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(nèi)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、掌握有關的工具的過程,這一過程常需要通過學習與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。
C.情境性:知識是不能脫離活動情景而抽象地存在的,學習應該與情景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。知識存在于具體的、情境性的、可感知的活動之中。
3.教學觀:
A.教學不能無視背景經(jīng)驗,而要以其基礎和起點發(fā)展出新的知識經(jīng)驗;
B.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,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(zhuǎn)換,教師需要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,并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(zhì)疑,彼此做出某些調(diào)整。
|
通過都教授今天的帶來的有關“學習的構建理論”這一重要知識點的講解,各位考生是否都能夠游刃有余的應答了呢?希望大家都能看遍漫漫研路上美景,向著夢想不斷進軍。預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,取得理想佳績!
來源未注明“中國考研網(wǎng)\考研信息網(wǎng)”的資訊、文章等均為轉(zhuǎn)載,本網(wǎng)站轉(zhuǎn)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來源注明“中國考研網(wǎng)”的文章,若需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。
聯(lián)系方式:chinakaoyankefu@163.com
掃碼關注
了解考研最新消息
網(wǎng)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(yè)務 幫助信息
1998-2022 ChinaKaoyan.com Network Studio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2018245號